【專訪】重劍無鋒,必有所成
時間:2018-08-06


上海鼎龍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丁根龍
是為未來三十年所做的事
“我現在已經不怎么來廠里了。”匆匆從外面趕回來的丁根龍先生一如既往的精神抖擻,干勁十足。正如丁根龍先生所言,在上海鼎龍已很少看到他忙碌的身影。這也是他于數年前開始在上海鼎龍經營管理方面放權隱退的結果。“不過,我也沒閑著。”丁根龍先生笑著說,他正在忙“新工作”——“這是為鼎龍未來所做的事。”
話匣從丁根龍先生的“新工作”開始。“我剛剛才和華東設計院的專家們交流完新工廠的設計方案……”此刻他臉上的神情既興奮又有些激動,“上海鼎龍的所在地已被市政劃歸為商業地塊,將面臨商業用地的拆遷工程。所以,我們準備在離這里不遠的另一塊自有廠區內重新建廠。”按照規劃,新廠計劃投資4.5億元,總面積達9萬多平方米,其中有8萬平方米的三層廠房和一幢7層辦公大樓,將于明年正式動工啟建。“新工廠的外墻全部采用大理石,從外觀看更像是一座城市展覽中心或博物館。”丁根龍充滿期待地說,新工廠將按照高標準設計、建設,并將完美體現鼎龍的理念。“除了按照智能化制造工廠的標準布局工位、流程外,我們還將投入最先進的加工及檢測裝備、自動化物流系統、先進的ERP系統,在廠房外圍搭建專用運輸通道。屆時,重型貨車都可以直接開到三樓裝載貨物了。”毋庸置疑,此番丁根龍先生的再次高瞻遠矚,雖耗資不菲,但鑄就了鼎龍的未來基礎。
某種程度上,這也意味著鼎龍的新時代即將拉開帷幕。面對新的機遇和挑戰,鼎龍新生代的團隊除了要心懷夢想,手握資源,腳踏實地之外,更需要擁抱未來,再攀高峰!
專注制造,專注打造精品
無論什么時代,唯改變者進,唯進取者強。在中國紙箱包裝機械行業,已經二十二歲的鼎龍就是這樣一路小跑前進。作為紙箱包裝機械從“中國制造”走向“中國智造”的排頭兵,鼎龍不盲目跟風,全力推動轉型升級,堅持走自己的實干創新之路。因為,丁根龍堅持,沒有發達的制造業就不可能有國家的真正繁榮,制造業是國家的根本、是國家的脊梁。
如今,在經濟全球化不斷深化、紙箱包裝機械制造競爭越來越激烈的新時代背景下,處于全球價值鏈低端位置的中國制造業整體呈現“高風險、低回報”跡象。有人選擇逃離,但丁根龍先生從未動搖過,他深知實業這條路絕非坦途,并始終堅守在制造業領域。
“只有專,才能精;只有精,才能強”,這句很多鼎龍人耳熟能詳的話,已成為了凝聚鼎龍人的精神力量。
的確,一件有價值的事,你能做得很好,又能堅持很久,最后你一定能贏。其實這也是很多成功人士的共識:專注地做事,更容易取得成功。“我們完全可以像其他同行一樣,上市、搞金融、房產……但是我們沒有。鼎龍二十多年只做一件事,那就是專注研發制造高效、高精的印刷機及聯動線設備”。他的言談中閃爍著智慧的光彩,精辟、獨到的見解令人折服。隨后,他又笑著說:“干一行就要愛一行,我這輩子就是要用心做好這一件事。”
丁根龍先生經常說“要有中國的情懷、國際的視野”,“上海鼎龍是中國紙箱包裝機械的一份子”,正是因為有了對紙箱包裝機械制造業的這份執著和堅守,有了“讓中國制造走向世界”這樣的遠大抱負,“印刷機械國際品牌有鼎龍”這個目標一定可以實現。
精準預測行業發展
確定企業研發方向
“方向比努力更重要,如果不能明確行業發展的需求,企業的研發方向一旦失誤,那帶來的損失不只是金錢,還有寶貴的時間和市場機遇。”丁根龍先生娓娓道來,“早在10多年以前,國內的同行都在研發高網印刷設備,但鼎龍卻沒有人云亦云,而是冷靜分析,根據發達國家包裝企業的歷程和現狀,以及包裝行業規模化、多樣化、高效化的特性,確定了鼎龍產品研發的方向——聯動線!”剛毅的神情充滿了自信,“到今天,鼎龍的聯動線已經領跑國內同行,成為集團公司、地方龍頭企業的首選。這也充分驗證了當初鼎龍的市場預測和產品研發定位是完全正確的。”
一個企業決策人,能夠精準預測行業發展的需求、精準定位企業產品研發方向,是企業最寶貴的財富。
未來留給年輕人們去發揮
盡管從經營管理工作的層面來說已經退居“幕后”,但丁根龍先生依然是鼎龍的靈魂人物。作為鼎龍的“大家長”,丁根龍先生的骨子里雖看中傳承,但更注重團結。他認為,為新一代接班人搭建一個良好的平臺更有價值。因此,在他逐漸退出管理一線的同時,不僅為鼎龍構建出了穩定且富有活力的團隊架構,而且還以“共創分享”來激勵團隊的運營機制。
從第一代到第二代“舵手”的傳帶轉換,鼎龍在對產品升級的同時,更將品牌的傳承之意嵌入其中。“做企業,一定要清楚后年做什么,將來做什么,這樣才能做好。”丁根龍先生此番話的言下之意是:掌舵者的進取心和戰略眼光往往決定著企業的發展格局。
與許多“退休”的企業家有很大不同的是,丁根龍先生在離開上海鼎龍管理一線時,就撤掉了自己的辦公室。他說這樣做,就是要讓第二代的年輕管理者不受任何羈絆,一門心思開展好工作,鍛煉二代管理團隊在管理、服務、技術創新等方面的自主創新思維與拓展。“二十年前,我造包裝機械時,市場上都是十萬、二十萬的小機器,那時根本不會想到還會有‘聯動線’。”丁根龍感嘆道,“小周(上海鼎龍新掌門人周春東)這一代的市場競爭會更激烈,但市場發展潛力也會更大,就看他們如何去把握時代機遇了。二十多年的努力奠定了上海鼎龍發展的基礎,接下來的技術創新、精益制造,要留給年輕人們去發揮。”他的言語中流露出滿滿的期待。
最近,上海鼎龍多年前派去日本研修的第一批技術人員陸續如期返回。“我覺得,這幾年的付出和等待非常值得。”丁根龍先生高興地說。他對這幾位員工的“變化”深表欣慰。“他們每天都嚴謹地記錄工作數據,甚至一個榔頭擺放的位置都規規矩矩,好的行為習慣是做好事情的基礎。”丁根龍先生喟嘆,選派人員去日本,雖然投入不少,但是所帶回來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將逐步影響到所有鼎龍人,進而提升鼎龍的軟實力。“無論是工廠還是機器的升級,背后都是人才的升級。”丁根龍先生強調說,人是轉型升級的關鍵,鼎龍目前的戰略重心是堅定地走人才升級的道路。誠然,正是源于這種品質優于規模的發展理念和明確的企業發展戰略,成就了今天的鼎龍。
平和而不乏激情,包容而無懼競爭。不管是站在領導者地位,還是退居二線,丁根龍先生從神情到言語都透著一股自信滿滿的堅定。
面向高端,不斷奮斗
與紙箱機械打了五十多年交道的丁根龍先生,顯然對中國紙箱機械的發展有著更深的體會。當談到行業發展時,丁根龍先生分析認為,從中國包裝機械的發展趨勢來看,未來行業發展的波動性還很大。
在他看來,造成這種波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。他認為,首先是國家體制帶來的特殊性。“目前來看,國家對民營企業的知識產權、資本等保護力還不強。從產業導向的角度看,對包裝機械制造業的重視和支持也非常薄弱。”他接著解釋說,因為包裝機械制造產業的一些特殊性,很多地方政府不太重視、支持包裝機械制造業的發展,直接或間接導致很多相關企業面臨被迫關、轉的局面,“除非你的產品達到了世界中高端水平。”丁根龍先生笑著補充到。
其次,他認為,中國包裝機械制造與世界先進水平還有較大的距離。比如,從品牌來看,BHS、BOBST等有著百年以上的發展歷史,而中國品牌都還年代尚短、資歷尚淺;從產品來說,以鼎龍為代表的中國聯動線才剛剛起步,只有不到10多年的歷史,與日本聯動線五六十年的發展歷史相比時間差距很大。
最后,他指出我國包裝機械行業從業者的理念和職業忠誠度都還有待提高,這也是造成目前行業同質化亂象叢生、低價惡性競爭的原因之一。
“正因此,我們行業的發展路徑不會一帆風順,而是在不斷地反復中洗牌。”丁根龍先生如此總結。
即便如此,丁根龍先生強調,未來,行業和企業都將朝著技術型和管理型發展,在信息時代,企業發展的目標是面向高端,不斷奮斗。
其實,在二十多年的發展歷程中,上海鼎龍對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的追求從未停歇——緊跟世界先進制造的腳步,全面掀起品質革命。“行業在不斷變化、轉型,未來的市場跟過去也絕不一樣,每個行業最終都要達到國際應用的水平。中國紙箱包裝機械制造與國際制造還有差距,惡性競爭非常嚴重,這也意味著會有越來越嚴峻的洗牌和淘汰。”
如今,上海鼎龍以節能高效、自動化、智能化為基礎的產品研發路徑漸趨清晰,令丁根龍先生對未來抱有更大的信心。他夢想,未來的世界中國企業要占據重要位置;他夢想,鼎龍能夠堅守制造,做百年企業。丁根龍先生說,雖然他已經退居二線,但不會完全離開,還是會在一些領域和鼎龍人一起為發展鼎龍事業而努力。目光投向未來,丁根龍先生說出了他對鼎龍的目標:“實現與國際接軌,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中國品牌。”
一事專注便是動人,一生堅守便是深邃。只有專注于打造自己的長板,才可能走得更遠。